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李倍秀才 唐 · 薛能
七言律诗 押东韵
引用典故:圭窦
南朝才子尚途穷,毕竟应须问叶公
书剑伴身离泗上,雪风吹面立船中。
家园熟归圭窦会府槐疏试射弓。
相顾日偏留不得,夜深聊欲一杯同。
荆门军贡院 宋 · 李英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一一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职方典卷一一四五、乾隆《荆门直隶州志》卷三六
荆门玉州,山水秀丽甲湘湖
楚汉以来,人物相望,未易枚举。
近世如内相朱公震、秩宗胡公寅、秘校范公如圭,率繇科举,清规劲节,昭映千古。
故士知尊经学,重名义,往往以二三公为轨范。
中更兵革,士气小不振,例附荐于渚宫
绍兴龙集己卯,复试于本军,从郡太守洪公适之所请也。
贡闱旧在军治之南,初创简陋,岁久而倾攲,殆将压焉。
吴兴叶公为郡之明年,政修人和,加惠士类,以为事有若缓而甚急者莫此为重,乃更相爽垲,得故武库于郡城西北隅,即而葺之。
为屋七十有四楹,撤而新之者十四。
缭以周垣,重门有严,厅庑立置,翼如也。
木章竹干,瓦甓石铁,悉储于累月之前,工雇于市,匠食于官,而费不取于榷计。
经始于季春之中,不越月而成,邑之吏民咸知轮奂之美视他郡为最。
彼冠峨佩锵、操觚抱椠之士,群试于此,亦足以增气矣。
尝闻后世士不素励,取士之制虽不逮古,而得人之盛则皆由此途选。
夫以豪杰之士,规规然较三日之长以求合有司程度,固不足以尽其才。
然使为士者先器识,摈浮伪,毋徒为决科利禄计,毋以得丧怵其良心,则异时谋王体,断国论,上不负朝廷,下不负所学,于以续前贤风声于将来,是则叶君之所属望于学士大夫者,可不勉乎?
叶君名笺字正之,石林先生之裔也。
其得诸家传者,知所先务盖如此,是恶得而不书!
考古质疑序淳祐四年八月 宋 · 叶释之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九六四、《考古质疑》附录
先君府教,幼冠乡书。
继升国学,垂成舍选。
既而调冷官,需远次。
戍瓜甫及,风木缠悲。
于哀苦劬瘁之馀,杜门谢事,惟以读书自遣。
所得所疑,随笔于册,久而成编,目曰《考古质疑》,盖将是正于先生长者。
比分教于建,建素多士,竞相传写,笔札不给,文之先生叶公为锓诸梓。
先君喟然曰:「吾斯之未能信,奚其梓」!
未几赍志而逝。
呜呼!
先君易藁者三,犹未敢自信,后之君子,试呈电览,赐以订正,俾是是非非得所据依,顾不韪欤!
前板寝漶,求者未已,因再入梓。
时淳祐甲辰中秋,男释之百拜谨志。
方虚谷问天原发微书(二) 宋末元初 · 鲍云龙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二○、《新安文献志》卷一○
来谕不满二百馀字,而天地之机剖矣。
因记儿时尝侍东里叶公,知天者也。
问:「乘槎之事,谓水从海逆流入天河,循环天地中,皆水也。
水溢无去处,则奈何」?
公笑而不答,有友从旁代对,谓:「海有沃焦石,水至一吸而乾;
海有尾闾穴,水至一泄而尽」。
愚曰吸与泄有限,而水无穷,亦未之信也。
及阅《隋志》,谓「阳精炎炽,入水则竭。
百川归注,足以相补,故旱不减,而浸不溢」,此说固善,又遗气而说未莹。
至子方子之言一出,不取沃焦、尾闾,而取日,众聩俱醒,真名言也,足以破千载之惑矣。
愚犹有水与气之说附于后,以求印證焉。
葛洪释浑天曰:「地居天内,天大而地小。
表里有水。
天地各乘气而浮」。
此以水与气并言也。
何承天曰:「天形正圆,而水居其半。
地中高外卑,水周其下。
日东出旸谷,西入濛汜,亦曰咸池,四方皆水,故云四海」。
朱子曰:「日月出水,乃升于天,其西下又入于水」。
此专以水言也,初不言日能涸水,水从何归。
虞耸曰:「天形穹窿如鸡子,幂其际,周接四海之表,浮于元气之上。
譬如覆奁于水,而奁不没,气充其中也」。
张子曰:「虚空即气,减一尺地,则有一尺气,但人自不见尔」。
又曰:「气之散于太虚,犹冰之疑释于水」。
邵子曰:「其形也有涯,其气也无涯」。
叔子曰:「有气莫非天」。
岐伯黄帝问曰:「大气举之」。
皆以气言者也。
愚谓言水不言气,水从何生?
言水与气,而不言日,二者何从消长?
合而论之,水也,气也,日也,三者相为循环于无穷,此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也。
故曰:天依形,地附气,邵子之言当矣。
水不涸于沃焦、尾闾,而涸于天之日,先生之言卓矣。
盖日圆镜千里,无幽不破,升天则万物焦,入海则万水涸。
水不涸则盈而溢,易至汎滥。
涸而不生,则气与水俱竭,天何以包地而运转不穷。
愚以意为之说曰:天包地外,所以浮之者气也,所以浮是气者水也。
气与水合,生生不穷,所以能浮天地而升降之者也。
夫天一生水,神为气主,神动气随。
气为水母,气聚则水生,所以呵气而成润。
今云蒸雾滃,则水珠流出,山川出云,则时雨以降,是其證也。
故天地阴阳二气,日夜流转,日夜熏蒸,氤氲相感,自有许多气,亦自有许多水。
生气则生水,生水则助气,气与水未尝相离。
使水溢而无日从地下以涸之,则阴气日盛而阳气日微。
有日以助之,则扶阳抑阴,而水不能为天地间之沴矣。
然日为火而常明,月为水而有盈亏者,随日以为之进退也,验之潮汐可见。
《易》曰:「明入地中,明夷」。
日从地下转也。
天在水中为《需》,浮之以水也。
故日一升而在天之阴气无不散,所以为昼。
日一入而地下之水气无不消,所以为夜。
是日也者,所以下抑阴,上扶阳,以与天地相为长久者欤。
顾命 春秋楚国 · 沈诸梁
 出处:全上古三代文卷九
毋以小谋败大作,毋以嬖御人疾庄后,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(《礼记。缁衣》引叶公之顾命云云,注:「叶公县公叶公子高也。临死遗书曰《顾命》」。案此文见《逸周书。祭公篇》。叶乃祭字之误,郑望文为解,非其实也。今姑从郑录之。)
七益诗(有序,七首) 其三 石国学东村 清 · 李锴
 押词韵第八部
靡靡平乐习,华侈相崇高
幽兰芳意别,神剑精芒韬。
风烟扫遗迹,筑馆邻近郊。
微吟弄篇翰,绠汲古兴遥。
方沼延素月,虚亭会凉飙。
佳期肯云旷,胜引时招邀。
授餐联日夕,絷驹竭场苗。
顾予悲触藩,趑趄良告劳。
废瑟奏深堂,节应宫角调。
将无叶公好,坐使尘清标。
次韵荅沈朗亭 其二 己未 清 · 何绍基
 押霰韵 出处: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
两年游踪越宇县,千里北来急相见。
冲寒投宿久芬室(君书斋名。),望岁竟隔诸梁面。
长沙黄子代款客,招集群贤促宵宴。
涸馀池水难烹茶,盼断雪花思废馔。
是日云阴已厚积,㝱想飞空玉龙战。
朅来十日仍晴乾,空庭素月明如练。
圣人忧时思得贤,授简彤廷分最殿。
两斋雄骏各秀出,大者楩楠清竹箭。
文章华国古所重,补衮从来嗤袜线(廿六日到澄怀园奉访,值君方入城夜饮黄树皆侍讲寓,同直潘伯寅许仁山张肖梅鲍花潭吴冠英俱集。间廷试,两斋诸君皆高等。)
讷翁又用前韵。谨步续呈 其二 清 · 权万
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: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
平生滏水老黁狂,亦有霜颅太白光。
志道何妨咻众楚,为文今始责诸梁
初年害事驰奔马,衰后加工退遂羊。
寄语青春媚学子,冬宵夏日为渠长
题群龙图 明 · 王弘诲
吁嗟真龙不可见,人间画龙犹争羡。
倏忽纵横如有神,咫尺沧溟浮素练。
俨然耸壑昂青霄,冲波拔浪江天高。
巉岩同禀至阳粹,峥嵘头角出洪涛。
一龙翘首扬其鬐,奋身直上拿空虚。
一龙曳尾出渊沄,回身转脊何逶迤。
三三两两峙相探,含珠吸水风沙暗。
是时元气湿濛濛,河海漭沆山泽通。
禹门天地云雾里,白昼雷霆行地中。
嗟呼神物变化不可穷,胡为酒酣相视不改容。
乃知丹青巧为此,潜以翰墨偷天功。
君不见紫云墨龙绕帝阈,笃生真主符乾祝。
夜来黄袍军中呼,横戈中原如破竹。
又不见南阳卧龙起草中,三顾益州隆准公。
八阵图开扶汉鼎,指挥吴魏分雄雌。
云龙际会原非偶,攀鳞附翼古来有。
祇今鱼水幸相逢,天上夔龙自先后。
我闻好龙称叶公,真龙闻之降其宫。
近来画者洞微子,神龙现相来相从。
精诚感通理或有,劝君着意为点瞳。
会须一夜破壁去,九天霖雨霈苍穹。
尝令陈生作木苍龙头甚肖似因求赠言 南宋 · 何梦桂
七言绝句 押东韵
谁试鸾刀作老龙,浑疑沟断出神工。
明朝雷雨急飞去,莫遣天龙骇叶公
蛟龙歌 南宋 · 何梦桂
生物具角齿,每每与物抗。
蹈阱虎以刚,触籓羊以壮。
世间怪物有蛟龙,三百六十虫之长。
神灵出嘘吸,变化互来往。
布爪层云兴,鼓鬐歘电放。
无欲不受刘累驯,假形岂被叶公诳。
时飞则飞潜则潜,所以随时知得丧。
莫道鱼虾性不灵,相依喣沫岂敢嗔。
江濆鳣鲸久失水,闻此鼓舞咸相亲。
世无刑醢受,时非法网秦。
然匪藉馀荫,安能逃世人。
亡象齿与革,亡猩血与唇。
有身即有患,谁能无其身。
安得此身化为云,随龙上下云无心。
王循道赴省试四首 其二 宋 · 孙觌
 押词韵第一部
千金市骏骨,想像不可逢。
安知辕轭下,磈礧卧肉騣。
天厩四十万,一洗凡马空。
叶公莫惊走,始信真有(明钞本、四库本作有真)龙。
政论 其十九 东汉 · 崔寔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
叶公之好攘羊,虽可发奸,君子不贵也(《意林》)
辞免再除中书舍人建炎元年六月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二二、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八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一○六
臣自罹严谴,屏弃远方,圣主在上,皎如白日,起幽作匿,洞见谗诬,躬发德音,抆拭多罪,召还词禁,归觐清光。
擢之积垢污蔑之中,复畀侍从论思之职。
义当闻命奔走造朝,而衰瘵之身积忧成疚,所愿假馀生于晷刻,审难自效于涓尘,须至投诚,上扣聪听。
臣顷遇渊圣皇帝即位之日,以国子司业擢为侍御史,方中国谂四夷之祸,而庙堂无一定之谋,群奸兴讹,匹夫横议。
臣冒居言路,固无独见远虑陪辅聪明,而一时诛赏不叶公议,因事论奏,仅能塞责。
言狂意拙,轻犯众怒,怨讟所归,遂成谤薮。
尝论故宰相王黼诛死,而蔡京方自拱州请觐,大臣游说,还之赐第,以为谋主。
宣抚使童贯、王安中、谭稹皆散官安置,而蔡攸乃以大中大夫提举宫观,任便居住。
罪同罚异,物议沸腾,责在臣等。
谏议大夫杨时在延和殿下,宣言渊圣有「蔡无罪」之语,以讽台谏。
臣独以为有罪,论奏不已。
于是、攸之党,惟臣之怨。
张劝、卫仲达以弃官得罪,既除削矣,又传逮诏狱,将致之死。
臣论蔡攸父子兄弟等亦弃官而去者,何为岂独不问?
于是诏御史台根究。
臣等条具等兄弟、亲戚、宾客之弃官者凡数十人上之,有旨送大理寺约法,而等亦贳死,于是逃弃官守之人,惟臣之怨。
金人犯阙,李纲不忍忿忿,欲一战驱之,而幕府吏士皆年少书生,纵谀以赞其决。
方元若草露布以待破贼,楚天觉谓劫寨之日漏语于旬日之先,都人户知之。
臣又论李纲素不知兵,难以独任,请以诸道兵尽付种师道节制,而以纲佐之,老者之智,壮者之决,可几万全。
疏上不报。
是日也,植三帜于开宝寺,榜以御前报捷为名,又张御幄于封丘门上,以俟车驾临受俘获,而王师歼焉,于是行营司官属,惟臣之怨。
又论太学诸生诱众为乱,劫请人主拜免大臣,支解王人,流血被道,毁撤庐舍,掠取金币,几至内讧。
失今不治,他日必有握兵之臣胁制天子,武夫悍卒戕害将帅,县杀其令丞,郡杀其守尉,以众暴寡,渐不可长,于是太学诸生,惟臣之怨。
臣又论靖康之政,专务姑息,大臣掠美,嫁怨君父。
伏阙之后,学官待罪放罪可也,乃降诏以奖其忠;
群凶惧诛,勿问可也,乃肆赦以固其恶。
行营大臣下行使臣之职,收金银榜以说众心。
开封尹代行亵御之职,传诏太学以沽士誉。
蔡京秘书监词臣追数其过,宰相甚其言却之,三反窜定。
无几,王蕃潜师夜遁,召兵于唐州,台谏交章论其罪愆,而大臣以分兵护送家属之功,竟薄其罪。
主威陵夷,必自兹始。
于是上自朝廷大臣,下至太学官,惟臣之怨。
时方蔽昵私党,以附下罔上,臣独论刺以犯权贵;
时方弃捐爵禄以市恩钓名,臣独矫激以招怨怒。
群嘲聚骂,恬不知畏,触情妄行,卒蹈机阱。
始则蔡攸党人吕本中之流作为《痛定》等录,文奸言以佑其父兄,又崇饰恶语以并中臣,终则言事臣僚又置臣于伪官之内。
方杜门席稿,侧听威命,而转运司檄州县拘留,不令走透。
巡尉挟带将吏两至臣家,结集保伍,鞭挞邻里,昼持梃以守,夜击柝以卫,老幼愁怖,水火不通。
揭榜千馀,遍行境内;
稽察苛绕,过于大辟。
有司初无被受,止据进奏官报状,遂称圣旨施行。
阅两月馀,辛道宗溃兵入境,居人骇散,臣因得携三十口窜伏草莽中,而迎贼官吏舣舟臣门,指为奸细,嗾盗入室,臣弟岘与之遇,拔剑欲击,得两夫从旁营救,因得解去。
生生之具,攻劫一空,虽竹笥、韦箧、陶瓦之器盗所不取者,戕坏亦尽,书籍纸札悉投之雨中而去。
臣等暴露野次,一夕三徙,不自意全。
待从贼官吏稍稍来还,臣已无家可归矣。
此皆臣懵学无师,刚褊自用,积致怨仇,以蹈大难。
始假朝廷之命,陷臣于大罪,中假州县之势,加臣以横逆,卒负盗贼之威,又欲致臣于必死,摧伤顿挫,无复生理,皆臣自取,亦何所恨?
伏遇皇帝陛下廓日月之照,下雷雨之泽,一洗谤诬,延登侍从,肉再朽之骨,收去干之魂,义当勉厉疲驽,再勤鞭策,而饥寒并至,疾病侵陵,形影支离,衣冠零落。
存阙之心未替,而犬马之力已不逮于骏奔;
市虎之谤既明,而沟壑之填已侵寻于暮齿。
伏望深垂简照,追寝误恩,除臣一宫观差遣
假之岁月,稍近医药,怨仇悔祸,得保馀生。
虽戴盆不可以望天,而结草尚期于异日。
政论 其一 东汉 · 崔寔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
谨案:《隋志·法家》,《正论》五卷,汉大尚书崔寔撰。《旧唐志》,《政论》五卷。《意林》亦五卷。《新唐志》作六卷。各书引见,或作《政论》,或作《正论》,又作《本论》,止是一书。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人高祖篆,祖颎,父瑗,范《史》皆有传。好典籍,桓帝初为郎,后拜议郎,与边韶延笃著作东观。出为五原太守,征拜议郎,复与诸儒博士杂定《五经》。拜辽东太守,母卒归葬。服竟,召拜尚书,以世方阻乱,称疾不视事,免归。建宁中卒。明于政体,吏才有余,论当世便事数十条,指切时要,言辨而确。范《史》论曰:「之《政论》,言当世理乱,虽痛心错之徒不能过也。」「其书成于守辽东后,故有「仆前为五原太守」及「今辽东耕犁」云云。本传系于桓帝初除为郎时,未得其实。其本北宋时已佚失,故《崇文总目》不著录,《郡斋读书志》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亦无之。《通志略》载有六卷,虚列书名,不足据。今从《群书治要》写出七篇,从本传及《通典》各写出一篇,凡九篇,略依《意林》次第之。刺取各书引见,校补讹脱,定著一卷。其畸零短段三十事不能成篇者,载于卷末。《治要》专取精实,而腴语美词,芟除净尽。然于当时积弊,已胪列无遗。治乱兴亡,古今一轨,本传引仲长统曰:「凡为人主,宜写一通,置之坐侧。」诚哉是言也。嘉庆十九年龙集甲戌六月十五日
自尧、舜之帝,汤、武之王,皆赖明哲之佐,博物之臣。
皋陶陈谟而唐、虞以兴,伊、箕作训而殷,周用隆。
及继体之君,欲立中兴之功者,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!
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,常由世主承平日久,俗渐弊而不寤,政浸衰而不改,习乱安危,逸不自睹。
或荒耽嗜欲,不恤万机;
或耳蔽箴诲,厌伪忽真;
或犹豫岐路,莫适所从;
或见信之佐,括囊守禄;
或疏远之臣,言以贱废。
是以王纲纵驰于上,智士郁伊于下。
悲夫!
且守文之君,继陵迟之绪,譬诸乘弊车矣。
(《意林》作「若能」)求巧工,使辑(《意林》作「葺」)治之,折则接之,缓则楔(本作「契」,从《意林》改之)之,补琢换易,可复为新。
新新不已,用之无穷。
若遂不治,因而乘之,摧拉捌裂,亦无可奈何矣。
武丁之获傅说宣王之得申甫是则其巧工也。
今朝廷以圣哲之姿,龙飞天衢,大臣辅政,将成断金,诚宜有以满天下之望,称兆民之心。
年谷丰稔风俗未乂(此二语上下疑有删节)
夫风俗者,国之脉诊(《御览》三百七十五作「胗」)也。
年谷如其肥肤,肥肤虽和,而脉诊(年谷下十三字从《御览》补)不和,诚未足为休。
《书》曰:「虽休勿休」。
况不休而可休乎。
汉兴以来,三百五十余岁矣。
政令垢玩,上下怠懈,风俗雕敝,人庶巧伪,百姓嚣然,咸复思中兴之救矣(「自汉兴」下四十字从本传补)
且济时拯世之术,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治哉?
期于补绽决坏,枝柱邪倾,随形裁割,取时君所能行,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。
故圣人执权,遭时定制,步骤之差,各有云施(本传作「设」)
不强人以不能,背所急(本传作「背急切」)而慕所闻也。
孝武皇帝策书曰:「三代不同法,所由殊路,而建德一也」。
孔子叶公以来远,哀公以临民,景公以节礼,非其不同,所急异务也。
是以受命之君,每辄创制;
中兴之主,亦匡时失。
盘庚悯殷,迁都易民;
周穆有阙,甫侯正刑(「是以受命」下三十五字从本传补)
然疾(疑有误。本传及《艺文类聚》五十二无此二字)俗人拘文牵古,不达权制,奇玮(本传、《艺文类聚》作「传」)所闻,简忽所见,策不见珍,计不见信。
夫人既不知善之为头善,又将不知不善之为不善,乌足(本传、《艺文类聚》作「可」)与论国家之大事哉!
故每有言事,颇合圣听者,或下群臣,令集议之,虽有可采,辄见掎夺。
何者?
其顽士暗于时权,安习所见,殆不知乐成,况可与虑始乎?
心闪意舛,不知所云、则苟云率由旧章而已。
其达者或矜名嫉(本传作「摈」)弃。
虽稷、契复存,由(本传作「犹」)将困焉。
贾生之所以排于绛、灌,吊屈子以摅其愤者也(旧作「以舒愤者也」,从本传改补)
夫以文帝之明,贾生之贤,绛、灌之忠,而有此患,况其余哉!
况其余哉!
且世主莫不愿得尼、轲之伦以为辅佐,卒然获之,未必珍也。
自非题榜其面曰鲁孔丘、邹孟轲,殆必不见敬信。
何以明其然也?
此二者善己存于上矣。
当时皆见薄贱,而莫能任用,困厄削逐,待放不追,劳辱勤瘁,为竖子所议笑,其故获也。
夫淳淑(《意林》作「贞一」)之士,固不曲道以媚时,不诡行以邀名,耻乡原之誉,绝比周之党(「绝」字从《意林》补),必待题其面曰鲁仲尼、邹孟轲,不可得也(「必待」下十六字从《意林》补)
而世主凡君,明不能别异量之士,而适足受谮润之诉。
前君既失之于古,后君又蹈之于今,是以命世之士,常抑于当时,而见思于后人(《意林》作「无不见思于后日」)
以往揆来,亦可容易?
向使贤不肖相去,如泰山之与蚁垤,策谋得失相觉,如日月之与萤火,虽顽嚣之人,犹能察焉常患贤佞难别,是非倒纷,始相去如毫厘,而祸福差以千里,故圣君明主其犹慎之(《群书治要》)
复上书 东汉 · 襄楷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六十七
臣伏见太白北入数日,复出东方,其占当有大兵,中国弱,四夷强。
臣又推步,荧惑今当出而潜,必有阴谋。
皆由狱多冤结,忠臣被戮。
德星所以久守执法,亦为此也。
陛下宜承天意,理察冤狱,为刘质、成晋亏除罪辟,追录李云、杜众等子孙。
夫天子事天不孝,则日食星斗。
比年日食于正朔,三光不明,五纬错戾
前者宫崇所献神书。
专以奉天地、顺五行为本,亦有兴国广嗣之术。
其文易晓,参同经典,而顺帝不行,故国胤不兴,孝冲、孝质频世短祚
臣又闻之,得主所好,自非正道,神为生虐。
故周衰,诸侯以力征相尚,于是夏育、申休、宋万、彭生、任鄙之徒生于其时。
殷纣好色,妲已是出。
叶公好龙,真龙游廷。
黄门常侍,天刑之人,陛下爱待,兼倍常宠,系嗣未兆,岂不为此?
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,而在天市,明当给使主市里也。
今乃反处常伯之位,实非天意。
又闻宫中立黄老、浮屠之祠。
此道清虚,贵尚无为,好生恶死,省欲去奢。
今陛下嗜欲不去,杀罚过理,既乖其道,岂获其祚哉!
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。
浮屠不三宿桑下,不欲久生恩爱,精之至也。
天神遣以好女,浮屠曰:「此但革囊盛血」。
遂不盼之。
其守一如此,乃能成道,今陛下淫女艳妇,极天下之丽,甘肥饮美,单天下之味,奈何欲如黄老乎(《后汉·襄楷传》)
回滁守魏寺正(二)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三一、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一四
昔从郎吏,尝佐春官遴柬之公;
敢谓陈人,尚玷门生私谢之礼。
三十年恍如隔世,八百氏存者几人?
独见大贤,粗免明月暗投之愧;
追怀故老,可见青云异日之心。
恭惟某官学邃而自得师,文高而不近俗。
虽彤九茎之秀,快睹宜先;
而朱弦三叹之音,识真者少。
有来币聘,出应弓招。
三年不鸣,固有待然;
万选必中,夫何疑者?
重勤简记,尝预题评,拜贶惕然,为礼过矣。
窥豹孰知其大?
尚推子敬之贤;
见龙而惧其真,自笑叶公之陋。
回周解元启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三一、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一四
晼晚,自笑陈人;
鸡黍招邀,但思故友。
敢求交一时命世之杰,尚诎体诸生修贽之恭。
车辙在门,文书衔袖。
判群言于三语,窥小异于千人。
公是韩伯休耶?
莫如一睹;
竟识袁彦道否?
殆过百闻。
共惟某官从之解元,背世独驰,收人共弃。
聱牙和寡,儡砢交难。
空传阳春白雪之音,莫解流水高山之意。
人腊鼠,通国皆然;
叶公画龙,识真者少。
不谓劳薪之感,自同投之机。
两穷相遭,一笑莫逆。
微言觉后,固将俟一千岁之清;
妙语吹生,自足胜亿兆人之谊。
高情如此,俗虑难量!
偶同声气之相求,遂索形骸而罔间。
愧无琼玖,以报珍投,但赋《角弓》,以为永好。
谢给事黄舍人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四○、《鸿庆居士集补遗》卷三
荣悴殊途,寒温未接。
趣舍一致,道义相先。
率尔自言,斐然有作。
恃高明之俯照,庶悃愊之粗申。
某闻叶公好龙而图其形,燕国市骏而藏其骨。
一念所向,群以自随。
以衰残老退之身,尚容起废;
则硕大光明之杰,宜赴详延。
雍齿虽非所先,侯赵人而说者众。
未可弃也,姑使横来;
固有待焉,盍从隗始。
夫何侥倖,有此遭逢!
兹盖伏遇某官登践禁涂,挺身独立。
大开贤路,连茹同升。
吹之嘘之使在前,援之掖之俾居上。
壮心空在,固知矍铄据鞍之难;
膂力已愆,岂免偃息在床之刺?
叨荣不次,报德无期。
顾揣分而靡皇,祇临文而自愧。
风俗通义佚文卷:氏姓下 其九十四 东汉 · 应劭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四十
叶氏。
沈尹戌诸梁,食采于叶,因氏焉。